廟名即地名

「太子宮」既是宮名,也是庄名,是聚落根據廟稱來取名的典型例子。學界為釐清宮名、庄名,皆以「太子宮」來稱宮廟,而以「太子宮庄」來稱聚落。

「太子宮庄」位於急水溪、八掌溪沖積平原上,庄名早在清康熙56年(1717)周鍾瑄《諸羅縣志》就已經出現:「新營等莊陂:源由白水溪分流,長可三十里許;灌本莊太子宮、舊營、加冬腳等莊。康熙五十四年,知縣周鍾瑄捐穀一百石助莊民合築。」再根據《諸羅縣志》卷首「山川總圖」所繪,更可以發現:「太子宮庄」就坐落在府城往返諸羅縣城的「濱海官道」上:鐵線橋(過溪橋)-五間厝(過下急水溪)-大奎壁-鹹水港街(過鹹港水路)-井水港,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
未命名.jpg

乾隆初年,清廷設置「太子宮堡」,將「太子宮庄」及周圍聚落劃歸於「太子宮堡」下,並以「太子宮庄」為堡頭。從日明治38年(1905)的《臺灣堡圖》可以發現,「太子宮堡」轄有太子宮庄、新營庄、茄苳腳庄、舊廍庄、竹圍仔庄、角帶圍庄、埤仔底庄等大小聚落。日治末, 「太子宮庄」轄有太南、太北及紙廠等3聚落,終戰之後,紙廠獨立為南紙里。「太子宮庄」就坐落在府城往返諸羅縣城的「濱海官道」上。

「太子宮庄」坐落在新營區西南隅,以新營區太南及太北等兩里為主,其範圍大抵:北鄰茄苳腳(新營區嘉芳里)、舊營(鹽水區舊營里);東接舊廍(新營區舊廍里)、紙廠(新營區南紙里);南抵五間厝(新營區五興里)、姑爺(新營區姑爺里);西至角帶圍(新營區角帶里)、莿桐寮(鹽水區桐寮里)。面積3.1451平方公里,有1300多住戶,人口近4000人。

111.jpg

廟名   廟名-1  太子宮